内容详情 您的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找对象被骗百万元 征婚网站“白富美”原来是诈骗团伙

时间:2019/7/30 浏览次数:798次 【返回】


    厦门市民王先生在一家知名婚恋网站上注册找女友,很快就有“条件优秀”的会员主动联系,并通过网上聊天建立“恋爱关系”,但最终女友没谈成,王先生被骗走22万元。

    王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今年来,征婚交友诈骗案呈多发态势,诈骗团伙伪造个人信息在一些知名婚恋网站注册会员,针对网站会员实施诈骗,有的受害者单笔被骗上百万元。

    征婚交友诈骗案频发,团伙精心编写数十页“剧本”

    2017年底,厦门市民王先生通过世纪佳缘网站结识了一名自称“李思颖”的女友。随后,“李思颖”以生病住院、买衣服、经营茶叶店进货款不够等为由,向王先生“借了”8万余元。2个多月后,“李思颖”向王先生表示无法继续交往,介绍其闺蜜“黄佳慧”跟王先生谈恋爱。交往中,“黄佳慧”以各种理由向王先生借款11万余元。之后,陆续又有4名女子通过世纪佳缘网站主动联系王先生,以类似手法“借款”3万余元。

    今年4月底,发现被骗的王先生报警。5月中旬,厦门警方在福建晋江摧毁了设计这一圈套的征婚网站诈骗窝点,抓获27名犯罪嫌疑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男性。

    据诈骗分子交代,2017年7月以来,诈骗团伙在世纪佳缘网、百合网等征婚交友网站,使用网上下载的美女头像注册会员,大量发布征婚交友信息,查询其他征婚人信息后主动联系,通过网聊建立“恋爱关系”,编造各种理由骗取钱财。截至案发,共诈骗300多万元。

    根据厦门、深圳等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的消息,今年以来,以征婚交友为由实施诈骗的案件呈多发态势。今年1月至8月15日,厦门市共接报各类征婚交友类诈骗警情274起,受害者274人,损失1300多万元,成为今年来涉案金额最多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2017年至今年8月底,深圳龙岗区共发生征婚交友类诈骗案件351宗,涉案金额1227万元,其中诈骗分子藏匿于婚恋网站以征婚交友为名实施诈骗的案件数占四分之一以上。

    福州、厦门等地反诈骗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和以往“一对一”实施诈骗不同,现今的征婚交友诈骗呈现团伙作案特征,诈骗团伙精心编写长达数十页的诈骗“剧本”,团伙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引诱受害者“入局”。单笔被骗上百万元案件屡见不鲜。

    随意填写资料也能注册 缴费就能联系交友

    2015年,国家网信办等部门针对“婚恋网站严重违规失信”进行了专项整治,明确要求婚恋网站必须实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2017年9月,共青团中央、民政部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婚恋市场规范发展,推动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在婚恋交友平台的严格执行。

    但不少婚恋网站并没有严格执行实名认证。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刑侦大队诈骗犯罪侦查中队指导员颜国志说:“公安民警对一些知名征婚交友网站进行了测试,这些网站并没有严格的身份审核机制,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输入信息注册交友。一些征婚交友网站诈骗案件频发,也没有在网站上提醒会员案发情况。”

    记者尝试在世纪佳缘、珍爱网等知名婚恋网站注册会员,发现输入手机号及验证码后就可以注册会员,能够任意填写姓名、性别、学历、月薪、身高、婚姻状况等个人信息。会员在缴纳不同金额的会员费后,便可拥有更多权限,如不限量上传照片、向其他注册会员发信件、在线聊天、查看哪些会员浏览过自己的资料等。

    记者在世纪佳缘网站注册成为会员后,跟客服表示想查询设定条件的会员资料。客服推荐了“钻石会员”服务,开通1个月收费199元,开通1年收费499元,没有额外的审核程序。

    记者询问会员信息的真实性如何保障,客服表示“网站鼓励用户上传相关信息,用户自证信息真实性”,同时称“网站投入大量人力与技术成本排查、审核,最大限度保证信息有效性,但是不排除会有填写虚假信息的漏网之鱼”。

    记者发现,有些网站设置了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上传学历证书等身份认证措施,但这一步骤并非强制,是否进行认证会员可以自主选择。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上述验证手段只是“弱验证”,从破获的案件看,一些诈骗分子使用从网上购买的身份证、证件照、学历证书、任职证明等,都能顺利通过认证。

    身份审核不能形同虚设,应督促婚恋网站承担认证责任

    多地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一些婚恋网站会员用户数以千万,通过平台获得巨额会费收益,但其在履行诚信建设、有效审核用户真实信息方面没有严格落实相关制度,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一些知名婚恋网站通过设置免责条款千方百计免除自己的责任。在注册用户时,网站提供了大致相同的格式条款:用户对其上传的照片、资料、证件等负责,网站予以审核,但不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合法性或可靠性。

    多地警方和一些法律专家表示,这些网站所谓的“尽最大力量进行了审核”形同虚设,在当前网络身份认证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平台完全可以加大投入力度,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认证用户身份,给用户更多安全保障。

    厦门勤贤律师事务所律师曾凌说,要通过信用惩戒、行政监管等机制,督促婚恋网站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同时,应提醒网络征婚交友者提高警惕,不要轻信“网上恋人”提出的与金钱有关的要求。


来源:新华网

上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4)
下一条: 家暴不是法外之地 不是“家务事”
最新资讯
 离婚调解协议中房产赠与约定法律问题探析  2009/1/13
 丈夫性功能受损害 妻子索要精神赔偿——间接性权利是否应予保护  2009/4/14
 因人身损害导致性功能丧失——配偶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009/4/21
 离婚后发现前夫“包二奶”不能要求赔偿  2009/4/24
 浅析婚内扶养义务的履行  2009/5/4
 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借款效力探析  2009/6/8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009/8/1
 《婚姻法》解释(一)  2009/8/2
 争房产女儿状告父亲 法院最终驳回诉讼请求  2009/8/3
 婚前彩礼离婚时否应返还?李绍兵诉杨秀娟离婚案  2009/8/4
认真做事 专业办案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3714544898
邮箱:lx-lawyer@163.com


办公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1006号国际创新中心A座17楼

专业专注
© 2002-2022 深圳婚姻继承律师网-陆歆律师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阔步网络